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创新实验室 > 课题研究 > 思德库报告 >

居家养老模式下的公共服务需求研究

导读: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社区居家养老作为一种政府大力倡导、老年人普遍认同的养老方式,受关注的程度越来越高。为全面了解浙江省居家老人生活状况和服务需求、居家养老中心建设运营情况,浙江调查总队在杭州、金华、瑞安、柯桥、临海、青田6个市县选择了54个社区(村)723位65周岁以上的老人进行了居家养老生活、需求情况的专题调查,同时还对居家养老中心负责人进行了访谈。在调查和收集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形成此报告。
社区居家养老是以社区为平台,整合政府、社会各种资源,为按照传统生活习惯,选择居住家中安度晚年的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休闲娱乐等多层次服务。居家养老服务在台湾、香港、欧美广泛推广,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近几年来浙江省把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2014年底,全省建成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3140个,有居家养老服务站16400家,社区活动中心(室)23900个,基本覆盖城市社区和75%以上农村社区。2015年计划新建5000个社区居家养老中心。
为全面了解浙江省居家老人生活状况和服务需求、居家养老中心建设运营情况,浙江调查总队在杭州、金华、瑞安、柯桥、临海、青田6个市县选择了54个社区(村)723位65周岁以上的老人进行了居家养老生活、需求情况的专题调查,同时还对居家养老中心负责人进行了访谈。在调查和收集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形成此报告。
 
一、受访老年人生活情况调查
本次调查的54个社区(村)老年人口(年龄超过60周岁)比例平均达到19.4%,其中城市社区为20.2%,农村为17%。调查的723位老年人,男性占56.8%,女性占43.2%;平均年龄74.1周岁;被调查老年人文化程度较低,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老人占65.8%,特别是农村老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老人占84.7%;72.6%的老人健康状况较好,不仅能生活自理,有的还可照顾家人。
 
(一)居家养老是多数老人选择。
 
养老方式的选择与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居住环境、身体状况、子女情况等因素有关,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是两种主要养老模式。本次调查显示,87.5%的受访老人更喜欢居家养老。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最主要的原因是家庭生活自由方便(84.2%)、享受家庭亲情(51.3%)、环境熟悉(35.8%)、省钱(34.9%)(见图1)。
 

 
(二)老年人生活收入基本有保障。
 
收入是老年人生活的最基本保障。调查显示,年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老年人占33.8%, 1-5万元的占57.7%, 5万元以上的占8.5%。城乡老年人收入差距较大,城镇年收入1-5万元的占72.8%,农村年收入1万元以下的占54.4%。
从收入的来源看,来自离退休金、居民基础养老金、子女赡养费的收入分别占51.8%、22.3%和15.9%。城镇老人主要依靠离退休金,占79.3%;在农村, 随着2010年浙江省全面启动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基础养老金逐渐成为农村老年人的重要收入来源,占比达35.1%,已超过收入来源为子女赡养费(24.1%)和靠退休金生活的农村老人(24.9%)(见表1)。
 
 
 
(三)与子女共同生活是主流。
 
老年人有着较强的传统家庭观念,享受亲情、家人互助,是老年幸福的标志。
 
调查显示,受访老人36.0%与子女共同生活,48.0%与子女的居住地相距不远。在问及“当日常生活自己照顾有困难,如何选择养老”时,有67.1%的被访老人选择与子女一起生活。农村老人与子女一起生活的意愿更强。子女不仅为其生活提供照料,更是经济上的依靠,养儿防老观念比城镇老人更深。当生活自己照顾有困难时,有74.9%的农村老人选择与子女共同生活,比城镇老人高15.8个百分点。
 
同时收入水平影响居住方式的选择,低收入老人(1万元以下)更倾向于与子女共同生活,当老年人生活自己照顾有困难时,有77%选择与子女共同生活。
 
(四)对生活比较满意,但存在不少困难。
 
调查显示受访老人对目前的生活比较满意,占80.3%。但步入老年后,身体机能和劳动能力不断下降,生活自理能力变弱,如烧饭买菜、外出购物、家政卫生等诸多生活琐事无力承担。而对于高龄老人或健康状况不佳的老人来说,上医院看病也较为困难(见图2)。
 
 

二、居家老人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及开展情况
 
为更好的了解受访老人的需求,提高社区(村)居家养老中心建设的针对性,促进居家养老体系建设,分别对老年人对生活照料、医疗健康、精神文化的需求和社区(村)居家养老中心提供的服务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体检、食堂用餐、文娱活动等较受欢迎。养老中心基础性服务可以满足,但专业性服务目前难以实现。
 
(一)老年人服务需求多种多样。
 
1.老人生活照料需求突出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和学习的压力增加,使家庭照料功能弱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希望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和外界(社区)的帮助。调查显示老年人生活照料需求涉及方方面面,需求较高的分别是老年食堂(60.3%)、便民服务(30.4%)、送餐服务(26.7%)、家政服务(24.6%)、日间照料(19.6%)。其他需求如配菜服务、代购生活用品、法律援助等各不到10%。
 
2.医疗服务中体检需求最高
随着老人身体机能逐渐下降,患病的几率增加,对自身健康更为关注,对日常保健和医疗的需求也变得更加迫切。调查显示,88.8%的老年人希望能够定期组织体检;40.2%的老年人希望举办健康讲座,宣传和普及预防疾病和生活保健知识,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知识服务。
 
3.希望到社区(村)参与社会活动的意愿增强
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和社交活动能促进老人的身心健康。调查显示,精神文化需求中,希望有交流场所、文体活动、棋牌、旅游分别占到60%、42%、30.4%和22.8%。除参与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外,不少老人还希望获得学习的机会。调查显示,14.7%的老人希望社区(村)能提供“上网、阅读书报”服务,更有12%的老人希望社区(村)能够 “开办老年大学”,以充实老年生活(见图3)。
 
 

 
4.不同特征老年人需求存在差异
调查数据显示,老年人受年龄、环境、文化程度等各方面影响,养老需求存在差异。
从城乡差异上看,城市老人对家政服务需求为32.5%,高出农村老人15.6个百分点;农村老人对便民服务需求较大为37.2%,高出城市老人13.7个百分点;农村医疗条件相对较差,希望能上门看病的达到40.7%,比城市老人高16.3个百分点;城市老人希望上“老年大学”比农村高12.2个百分点。
从文化程度差异来看,学历较高(大专及以上)的老年人在文体活动、上网阅读、“老年大学”的需求分别为51.9%、29.6%、33.3%,分别比学历较低(小学及以下)的老年人高12.1、18.2、27.6个百分点。 
从年龄、健康、子女差异看,高龄老人、患病老人的医疗保健需求比其他老人高,44.4%的高龄老人(80岁以上)、65.6%的健康状况较差老人,希望社区能提供上门看病服务;19.8%的高龄老人希望社区提供紧急救助服务(一键通)。子女不在身边或者无子女的老人的日间生活料理、互相交流的需求比其他老人高,为37.5%和75%。
从收入的差异来看,低收入(1万以下)老年人对生活照料、医疗保障服务的需求高于高收入(5万以上)老年人,对精神文化服务的需求明显低于高收入老年人(见表2)。

 

(二)居家养老中心提供养老帮助。
 
1.老年人中选择居家养老的比重高,建设与之配套的养老服务中心,为广大老年人服务非常必要。
从调查情况来看,59.3%的被调查社区(村)已经建有养老服务中心。 社区(村)居委会负责养老中心的运营,经费主要来自上级拨款。
调查结果显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初期投入经费平均达到25万元,52.8%的社区(村)由县(市区)和街道(乡镇)拨款,27.8%的社区(村)为上级拨款和社区(村)自筹相结合。其中城市社区以上级拨款为主,占66.7%;农村社区以上级拨款和社区(村)自筹相结合方式为主,占40%。
从养老中心日常运营管理来看,社区居委会(村委会)独自负责运营的占77.8%,由社区及其他机构(老年人协会、企业外包)共同负责运营的占21.2%。日常管理运营的经费主要来自政府下拨和社区(村)自有资金,分别占55%和28%,同时也接受企业帮扶和爱心人士捐赠,占6.7%,并有部分社区为老人提供部分项目的有偿服务充实养老中心经费,占8.4%。
2.养老中心提供多种服务
从所调查的54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来看,生活照料方面提供的服务主要有老年食堂(55.6%)、送餐服务(50.0%)、便民服务(代缴费、修理等)(50.0%)、法律援助(41.7%)、上门搞卫生(38.9%);医疗健康保障方面的服务主要有体检(88.9%)、 健康讲座(77.8%);精神文化方面的服务主要有文体活动(91.7%)、棋牌(88.9%)、老年人交流场所(72.2%)、上网、阅读书报(52.8%)、老年大学(47.2%)。
从已建养老中心的社区(村)的服务设施来看,有老年活动室(94.4%)、图书阅览室(88.8%),健身室(63.9%),老年食堂(58.3%),部分社区(村)还为老年人提供居住房休息、康复医疗室、法律援助室等场所,基本能满足老年人需要。

(三)实际享受服务人数较少,服务缺口较大。
 
调查反馈养老中心虽然提供了大量相应的服务,但在实际生活中受惠的人数较少,服务缺口也较大。
1.     享受服务的人数较少
调查中建有养老中心的社区(村)老年人口(年龄超过60周岁)均值为816人,比重平均达到19.4%,其中老人人口超过1000人的社区(村)占27.8%。而社区(村)反馈经常到养老中心接受服务、参加活动的老年人数不多,以参加人数上限计算,参与人数比重不到10人。其中,40人以下的占44.5%,40-80人的占30.5%,80人以上的占25%(见表3)。
 
 
2.    服务实际缺口较大
从需求最大的体检、老年食堂、活动交流、上门看病、送餐服务这五个项目来看,享受过这些服务的老年人比重与老年人需求比重的差距分别是41.2、35.4、34、27.9、21.3个百分点(见表4)。
 
差距不仅显示老年人实际参与程度低,同时一定程度反映当前养老中心在日常运营中受限于经费、人员、场地等条件的限制,服务与老年人实际享受到的需求有较大的缺口。在调查走访中发现,虽然各社区(村)提供的服务及设施种类较多,但是服务的频次,设施的数量不多,实际享受服务的人数较少。
 
(四)个性化、专业化服务还未普遍开展

本次调查66.7%的社区(村)表示建设居家养老中心多是因为县(市)和街道(乡镇)的要求,而根据社区(村)实际,老年人需求建设的仅占16.7%。当前居家养老中心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各社区大多按照民政部门的要求建设,服务内容标准化、平均化,随着老年人群体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的增加,中心所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内容与老人的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对称,直接影响服务质量。同时调查反馈目前社区(村)专业化服务还未普遍开展。
 
特别是在老年最求较大的医疗保健方面,养老中心大多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只能开展定期组织体检、举办健康讲座等常规服务,对于上门看病、上门护理、心理咨询等专业性较强的服务无法提供。调查显示享受过各种专业医疗服务的老年人比例均达不到5(见表5)。
 
 
 
——全文完——


来源:浙江省人民政府
编辑:智能养老瞭望工作室
 
声明
本号发布的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归文章作者或版权人享有,未经授权,不得进行转载或使用。
 

中关村思德智能健康养老产业联盟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2012  京ICP备16005488号-1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园博园南路1号渡业大厦 邮编:100081 电话:15901123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