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品牌活动 > 思德活动 >

同渡创投创始管理合伙人吴蓉晖发表演讲

                      主题:智能养老行业的创业投资机会


    大家好,很高兴今天有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我今天来也是学习一下关于养老行业的各种知识和各类专家的分享。
    今天下午听到现在确实觉得很有感触,因为任何一个产业在它真正腾飞之前,是要有许多有激情有远见的企业家参与的。作为投资人,相对来说我们比较后知后觉,我以投资人的角度给大家一些微观的视角,对于养老行业,我在英特尔投资部门待了十年的时间,做ICT领域的投资,比较关注的领域包括数字医疗和数字医疗行业,我们也投了创业软件,即将在创业板上市的一家医疗信息化的公司,也投资了东软旺海,后来被东软收购的一家做医院信息化的公司。
    最近两三年看移动医疗领域比较多,我们也做了投资和布局,养老产业已经在看一些项目,也跟一些创业者有过交流,也有一些经验积累,去年我从英特尔资本出来,成立了一家人民币基金,专注于早期的人民币创业项目,我们关注的领域包括智能医疗、生活服务O2O,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商业模式。养老和医疗是密不可分的。
    为什么我们看好养老,尤其是智能养老这个行业或者这个领域,我们讲的养老,我觉得是一种养老经济,或者说我们在看养老经济的时候会退一步,想想养老究竟是什么,我去查了一下养老在英文当中的定义,翻译成中文的定义是“为年老的人特殊的需求来提供服务,满足这些需求”,如果老人从60岁开始算起的话,他们的需求也是多样化的,我自己父母从60退休以后到现在70多,我也有各种体验,早期有时间也有财富的积累,他的需求更多的是旅游、保健品,那个时候对于他们来说不是一个纯粹的老人的概念或者照护的概念,跟年轻人的需求差别不大,只是有一些个性化特别针对老人定制性的产品,比如说夕阳红的旅游团,专门为老年人开发的手机或者电子产品,非常简单的界面,非常简便易用的。
    等他们到了70多岁的时候,我确实有一些担心他们的身体状况,是不是请别人来做照护的工作和分担家里的工作,这个时候养老服务就是比较重要的课题。
    最终的阶段,因为如果幸运的话走到终点是顺利而且比较轻松的,但是大多数人实际上在最后一个月的时间是花掉了自己一生在健康方面的支出,因为医疗费用、住院费用等等,大笔的开支,对于养老来说服务分几个方面大类,健康是首当其冲的一个大类;情感类的,老人和年轻人不一样,年轻人刚刚过起点不久,还是海阔天空,老人面对的是自己的终点,总是在倒计时,一方面有这个心理上的压力,另一方面家里空巢孤独感比较强烈,这个时候尤其需要心理上的咨询;安全类的,老人和小孩是最需要照顾的群体,老人摔了以后身体状况下降得特别的厉害,更不要提老人有其他的安全问题。
    整个养老产业规模非常大,而且是很多元化的。养老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问题,我们作为投资人有时候是从个体出发,从自己的需求出发来推算整个社会每一个人的需求是怎样的,现在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了,我记得只要老年人口比例达到10%的就可以算老龄化社会,中国现在老年人口已经超过两亿了,日本的专家也提到未来亚洲国家全部变成老龄社会,50岁以上人口的占绝大多数。养老也有很多不同的模式,尤其对于中国是非常严峻的问题,过去传统文化是由家庭养老,包括我们父母是现在依然由我们主要养老,虽然他们也有一部分的退休工资,但是基本上是居家,不是住在一起就是住得比较近的地方,方便照顾。但是现实的问题80后、90后这一拨小孩未来除了结婚以后两口子、两个人,双方各有一对父母,年龄不会太大,他们的父母仍然健在,因为大家寿命都长了,几乎变成两个人支持八个人的模式,不能再依靠家庭进行养老了,要不然没人干活支撑这个社会了,中国肯定要往机构养老去过渡,机构养老供需间的差异矛盾是非常突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手段是什么呢?就是技术,ICT,就是互联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如图,整个养老产业中供需极度不平衡的状况,养老床位,各个来源的数字不一样,差不多在四五百万张床位整个中国的水平,老年人口两亿多,真正失能、失智的人有3700万,差不多每千位老人有20几张床位的样子,这是很紧张的。
    关于养老照护的服务人员,中国有专业人员几十万,这当中差距是非常大的,在上海尤其特别的突出,基本上列出中国的一二线城市老年人的分布情况,大多数是在10%左右的水平,上海的问题特别突出,预计到2015年上海老年人口60岁以上将达到30%的比例,上海在养老相对来说是政府动作比较早,明确提出了养老架构,机构差不多占3%、日托占7%,剩下的全部是居家养老,90%靠居家养老来解决问题,可以想象现在收入高一些还可以请的全职保姆,再过一阵需求越来越大了,可能雇一个全职保姆价格大概比月嫂翻的倍数还要高很多。
    技术是解决养老供需矛盾的最佳手段,以美国的SHN公司为例,他们做了一个调研,基本上应用技术来辅助养老,最终的效用体现地最明显的有两方面:第一是运营的效率,直接跟成本相关,因为效率提升了,本来一个社区有一百位老人,需要20位照护人员,现在因为效率的提升只需要三到五位,这样大大降低对照护人员的需求和成本的支出;第二是改善服务质量的体验,既有老人作为服务受用方的体验,也有服务人员作为服务施予方的体验,大家都可以开开心心把这件事做完了,而不是照护人员特别累,大家都不满意不开心,国外已经有了一些案例,通过技术提高运营的效率,改善服务的体验。
    我们在过去见过养老行业做产品、做服务的公司,这里我想分享一些案例,也给在座的如果考虑创业或者是寻找合作伙伴的同仁提供借鉴。
    穿戴设备,过去两三年在中国曾经火过一阵,大多数的穿戴设备是以计量生理指标为例,当时看了觉得黏性不高,而且相对来说是更潮流性的东西,功能性不强,但是针对老年人推出的穿戴设备,我们觉得功能上有更强的需求,他的需求更刚性,也更能解决一些老人实际的痛点。
    比如说有一些定位的手环或者是手机,特别适用于老年痴呆患者,如果万一跑出门很难追踪到他,以前经常看到广告寻找老人,通过定位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针对老年人的腕表,包括采集心跳、报警、做一些提醒等等,穿戴设备的挑战第一技术上要做到可靠,有一些做老年人跌倒的设备,我们就发现有一种情况,有些老年人佩戴在腰间,如厕的时候实际上会发生往下掉的情况,这样会产生误报,所以很多情况要考虑进去的,尤其要对老年人的使用习惯和使用特点有深刻的理解,能够产品化。
    物联网,物联网技术看到的一些应用主要是在居家的环境中,或者是照护中心环境中,在一些点上布了一些监测设备,传感器等等,最终采集信号到后台,进行分析出现异常情况进行报警,它的价值是帮助节省看护人员的时间,帮助采集一些老人日常的行为数据,相对来说现在我们看到的产品成本都还没有降得很低,有上千元一套,最低大概几百元,我们技术背景出身的人安装这个系统都花了很长的时间,更不要说一个老年人来做这件事了。
    有一些专门做数据分析,对老人的行为数据相应地进行分析,如果有优质的大量数据,有些数据分析的结果是非常有帮助的,刚才也提到过帕金森病有一些先兆,如果采集到家里老人的一些行为,分析完以后能够计算出他未来有可能得帕金森以后可以做一些预防工作,延缓老人得病的时间,还有其他的疾病都是有早期的征兆可以去注意和监测的。这个商业模式的难点是数据,现在还没有看到非常清晰的数据来源,只能是通过自己的硬件来采集需要很长的时间进行积累,谁来对这些数据进行买单也是未知数,数据是有价值的,但是只有商业化能够变现的人才肯为它买单。
    养老服务有专业的服务,上海有康是做120急救,也有做一些远程监护,做日间的照护等等,这些都是专业的养老服务,老人也需要一些社会服务,现在出现一些上门的服务,包括为老人洗头、理发、维修这都是可行的商业模式,这对老年人的需求一定要分析得比较透彻,因为他和其他的群体是很不一样的。
    在做服务的时候,对于服务的需求分析,对于服务质量评估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形成反馈把服务做得更好。资本进入养老行业不是今天才出现的事,十几年前已经有一些资本,有一些创业者进入了,这十几年下来,大家多多少少也有一些体会,总的来讲,还是雷声大雨点小,对于传统性、专业性的行业信息化的步伐会很慢,养老行业可能比医疗机构更慢,如果光做硬件或者是光提供技术,现在来看不是一种很容易的商业模式,因为很难找到买家,如果背后有成体系的服务,针对老人的服务这个本身价值会不一样。
    这个行业特别难找到全面的技术团队,因为做一个养老系统,包括硬件、软件还有前后台,要有手机的APP和后面的云端,数据分析等等各方面的技术人才,如果创始人本身对技术理解不深的话,很难把这样的人才队伍搭建起来。我们看过的公司对养老行业理解很深,但是技术团队做出来的产品会不忍心看,因为养老的硬件毕竟是属于消费类产品,消费类产品到外面看任何柜台上都是要有非常好的设计,我们看到的公司做出来的级别还差很多,技术人才是蛮大的难题,我们的服务对象是老年人,这些老年人对于智能技术的接受和应用本身就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慢慢才能形成改变观念的东西,应该说市场还在早期阶段,远远没有到爆发的时间。
    最后是我们投资人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是看这些项目一直以来最大的项目,究竟做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谁来买单,现在有一部分是政府的补助,但是规模很小,平摊到每位老人是几十块钱,一个服务机构为老人提供服务之后收入是十分有限的,现在六七十岁的老人真正收入水平高的还比较有限,掏钱买高质量、高水准的服务比较有限,但是靠子女来买,有好的产品子女才愿意掏钱来买,目前行业里是非常不清晰的状态,我们作为投资人非常希望看到行业良性的发展。
    养老行业是需要发展、需要投入的方向,谢谢!

中关村思德智能健康养老产业联盟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2012  京ICP备16005488号-1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园博园南路1号渡业大厦 邮编:100081 电话:15901123013